建议家长去咨询的咨询老师,进而了解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的人,做的事,用对方法才能更快解决孩子问题。温馨提示:为帮助青少年儿童心理相关问题疏导,钱丹塞恩心理平台一对一面向全市广大师生提供心理辅导服务。
步:搜索 钱丹塞恩 小程序 在平台留下联系方式,钱丹塞恩心理平台收到订单后,转为咨询师一对一提供心理辅导服务
今时年轻人越来越多地出现了“空心病”,这是一种怎么样的疾病呢?空心病其核心的问题是缺乏支撑其意义感和存在感的价值观。
一、空心病的症状
简单来说,所谓“空心病”,本质是价值观缺陷。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一则,常常出现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快感缺乏等特征,与抑郁症相像;
二则,孤感、无价值感强烈,觉得人生丝毫没有意义,感觉生活在虚拟世界;
三则,人际关系处理的不错,但是非常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为别人而生、为别人而活”,因此也会时常觉得疲惫不堪;
四则,自杀观念时刻存在,但是会选择暴力较小的方式结束生命;
五则,长时间的困惑、对于未来感到迷茫,不知努力方向在何方;
六则,传统心理治疗及药物治疗效果均不佳。
从中医来分析,这其实是心不主神明的表现。本来,孩子得木性,木旺自然化火,表现为木火旺盛,生机勃勃,精神宣畅,充满活力。如果木气被压抑,木郁而滞,滞则气机不通畅,不能化火养心,则心神失养。心主神明的功能受到影响,表现为君火不明,神明不宣畅,就会表现出各种心不主神的症状来。
二、为什么会出现空心病?
我认为,问题表现在年轻人身上,但根本原因却在于教育。为什么这样说呢?
今时我们的教育只关注孩子的分数,只和孩子谈分数。学校教育如此,家庭教育亦是如此。
孩子们很可怜,整天听到的都是分数,除了分数,没有其他。他们陷入了枯燥的应试学习之中,没有和真实世界的链接,没有更多的户外活动,没有足够的朋友,终的结果是,孩子们在现实中迷失了。
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培养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而不仅仅是培养知识。今时我们的教育方向走偏了,结果造成了孩子认为他们是为了别人而活着,按照父母地安排而活着。
每个人都有其各自的价值观,无论是高尚的还是平凡的都无可厚非,但像以分数为中心这样单一、脆弱的目标和价值观很容易崩塌。青少年普遍涉世未深,心中憧憬着希望,对未来有着美好的目标,一旦价值观崩塌,就容易陷入迷茫和焦虑。
三、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学校作为青少年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其校风学风、校园环境、课堂氛围、师生关系等,都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可以说,青少年出现空心病,与学校教育的有着必然的关系。
今时的学校教育侧重于对书本知识的复写、反映,往往忽视了青少年的理想信念、价值观教育,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今时受功利化的社会风气和唯成绩论的价值观影响,青少年容易对未来产生迷茫。
正确的学校教育应该是什么样的呢?我的理解是,一方面,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道德水平。
学校教育一定离不开人文关怀,说到底就是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建议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来培养青少年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比如,助人为乐、感恩、快乐、利他、行善……这些理念都非常好,应该着力培养,而不能仅仅围绕着分数来培养孩子。
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出有益于社会和国家的人。不一定是分数高,但一定是愿意去为社会和国家做出贡献的人。
四、正确的教育理念
为了预防孩子患上空心病,建议采取正确的教育理念。一方面,父母要做好榜样,做一下利益他人的人,一个有正信正念的人,一个愿意为社会和国家付出的人,然后孩子自然会受到影响;另一方面,正确培养孩子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则,鼓励孩子有梦想、有信念,但不要急功近利,教育孩子从小要踏实努力,通过自己的努力争取到自己想得到的东西。
二则,接纳自己的情绪,懂得适当宣泄自己的情绪:
三则,接纳自己的不状态,重新调整自己看问题的态度,有时候从另一个角度看待问题,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则,别人家的孩子再如何,都不必要求自己的孩子也要如此。虽然父母都想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若过度压迫,不一定合适;
五则,在节假日多带孩子参观一些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纪念场所,培养孩子利他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六则,鼓励孩子自己勇敢地去面对、去解决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七则,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一个孩子的阅读史也是孩子的成长史。一起陪伴孩子阅读,尤其是经典文学作品,让孩子在阅读中发现自我意义和存在价值;
八则,不要一味要求分数,也不要只看重后的结果,孩子的每一份努力都是自我价值实现,都应该去鼓励孩子;
我常跟患病的家长说:建议对孩子多些安慰、支持、鼓励、奖励、关爱,尽量少训斥,少施压,少处罚,让孩子心情舒畅,能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有助于康复。孩子要尽量早睡,不要熬夜;多些户外运动;少吃煎炸、烧烤、辣椒,不要喝各种饮料。
你好,医生,社交恐惧症可以治疗吗?依靠心理治疗还是药物治疗,很多医院依靠检测EFG神经递质来治疗这类疾病,你觉得可靠吗?
林鄞 2017-06-090|回复 | 举报
社交恐惧,是有生物学基础的。也有心理学的基础。
从这个角度来说,是可以治疗的。治疗的方式也是多样化,包括药物和心理治疗。
目前看来,如果情况不是很严重,可以先尝试心理治疗。如果程度比较严重了,药物和心理治疗结合,会更加有效。
后,你的提法,可能不是特别规范。“……依靠检测……来治疗……”基本上很难实现。检测和治疗是两码事,除非这个手段本身就具有检测和治疗的能力。至于是否可靠,我想,不是我说了算。这个得看证据。据我的知识范畴,似乎没有很强的证据提示有疗效。
幽幽sea2017-06-08我来答| 关注 | 举报
请问成为一名精神科医生需要学习多少年,实习多少年
林鄞 2017-06-090|回复 | 举报
按照目前国内的体制,其实很快的。
如果从临床实际角度考虑,我觉得至少得过了规培3年,才算入门。
不过,规培并不是实习。
隽永2017-05-12我来答| 关注 | 举报
老师回答的太好了,受益匪浅。
林鄞 2017-05-1815|回复 | 举报
可以告诉我有哪些收获吗?让我有点动力好好回答问题~
a11-13我来答| 关注 | 举报
如何成长为一名精神科医生?
林鄞 2017-05-1814|回复 | 举报
好大的问题。因为用的词是“成长”,而不是“成为”。
,得有医学的基础。医学基础课非常重要,包括其他的临床基础课和其他临床学科。这个过程,获取知识仅仅是其中的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开始培养思维体系。思维体系有很多种,目前看来,在这一行干,就得讲究这套思维体系:讲证据,讲逻辑。
其次,精神科临床基础。开始学,症状学是基础。好好啃上基本精神科的经典教科书,到临床印证。其后,诊断标准的理解要开始跟进。这个时候没有必要去过分纠结诊断标准的“不”,先学会操作。接着,要开始学习精神药理,还有治疗。
在这个过程,进一步培养思维模式。包括会查阅文献,阅读解读文献,包括构建自己的科学思维体系。好能够做一些小课题发点小文章验证一下自己。
再之,评估一下自己的人文学基础。如果太差,要注意补充跟进,避免成为制约自己成长的短板。
借用一位老师给我说的,作为精神科医生,有这么几个阶段。
个阶段:见山是山。这个阶段充满了成就感,会觉得临床很简单,很容易诊断。我想,大致可能是二年。嗯,如果过了主治,还是停留在这个阶段,那我就不说了……
二个阶段:见山不是山。这是一个混乱期,快的话,大致在二年就会出现。这个阶段,我估计,持续的时间会比较久。而且会经常有波动,也许是职业生涯的黄金时期。这个时候,会觉得:完了,到底什么是精神分裂症啊?什么是双相障碍啊?什么是边缘性人格障碍啊?什么是阿斯伯格综合征啊?什么是破坏性心境失调啊?等等……有困惑是好事,会让自己去寻找答案。讨论、内省、文献查阅、对诊断名称的历史变迁的熟悉、对发病假说了解熟悉甚至掌握……这些过程,会让自己的精神科知识体系真正“完善”起来。这个过程如果做得不好,自己的知识体系就会很“薄弱”,而且以后很难做到补充,因为“你会害怕别人挑战你的——虽然你可能实际上没啥,害怕别人知道你不知道的”。
过了二个阶段,就是:见山还是山了。这可以说是一个自以为是开始自我封闭的阶段。到了这个时候,这人就会觉得:“我啥没见过?你们瞎吵吵些啥?那都是错的!我这一套才是对的!”然后就会开始自吹自擂了。当然,严格上来说,没这么极端。到了这个阶段,自己的知识体系就相对比较稳固,有一套可以应对临床问题的知识体系,也有一套自己的思维模式。看到了吧,到了这个阶段就比较危险,因为稳定,意味着封闭,意味着不容易接受新的东西。
不管怎么样,如果有了一轮这样的成长,也就算是一个精神科医生了吧。当然,不排除有走火入魔的。
只是,这是肯定不够的。我们说了,封闭的体系危险,因为不会学习新东西啦。部分的精神科医生,特别是的精神科医生,会出现一种螺旋式的上升:不断地对自己已经形成的体系进行质疑、验证、重建。这就造就了一个开放(至少看起来是)的系统,可以接受新的事物,但是有条件地验证、接受。
我这样说,不知道是否合适你?
当然,这只是我的看法而已。仅供参考。希望你至少成长为合格的精神科医生。做久了,可以追求“医匠”的境界。喜欢这个科的话,就去追求“”。如果有天赋,那就追求“”吧。
查看此问题的另外1个回答
ㄝ2017-05-12我来答| 关注 | 举报
你们精神科的是怎么看待心理学
林鄞 2017-05-184|回复 | 举报
其实都是一家呀!
精神科,可以说是变态心理学。
当然,这个“变态心理学”,不是普通人理解的“变态”、“下流”哈。
搜索 钱丹塞恩 小程序 在平台留下联系方式,钱丹塞恩心理平台收到订单后,转为咨询师一对一提供心理辅导服务
小时候看到父母家暴或者的人,是否长大很难拥有幸福的婚姻?
胡博 2021-12-113|回复 | 举报
目睹家暴是影响未来成长的因素之一。其影响取决于两点。一是家暴本身的频繁程度和强度。另外是成长环境中的其他因素比如其他亲人,老师和朋友。从个人的角度讲,童年目睹或经历家暴会增加了未来在社会交往,亲情和亲密关系中遇到困难的风险,但不是注定会失败。从整个社会角度讲,相比童年没有目睹家暴的人群,在童年目睹家暴或其他逆境的人群当中,出现这些社会关系和社会交往困难的比例会高一些,但这绝不代表后一类人群中很难或者都没有幸福的婚姻,因为有太多其他因素也会对其产生影响。
查看此问题的另外1个回答
岁月无声2021-12-10我来答| 关注 | 举报
我老婆是弃婴,被她“外婆”捡回来养,到读书年纪了,才送去给“外婆”的女儿一家供养,并认了“父母”和大她十岁的哥哥。童年经历了很多我想不到的事情,她经常因为没有安全感而哭泣,还曾透露说,这她感觉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真正值得信任的人,我老婆这种情况,怎么能减少童年经历对她的影响?
胡博 2021-12-112|回复 | 举报
需要你付出更多的努力,在生活中给予更多的关怀与支持,营造一个充满信任的夫妻关系。人生活中的顺境和逆境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相互补偿的。
liuddmm2021-12-11我来答| 关注 | 举报
请问是否离开事件发生地就能有效规避影响的恶化?
胡博 2021-12-110|回复 | 举报
总体来讲应该是有帮助的。
船开来2021-12-10我来答| 关注 | 举报
都说童年经历是影响心理健康的根源,是真的吗?
胡博 2021-12-110|回复 | 举报
不能一概而论。童年经历会对未来心理健康重要产生影响,但并不是所有心理健康方面的结果都和童年经历有关。
MagicWaltz2021-12-10我来答| 关注 | 举报
胡老师您好,请问公共政策层面对于儿童心理健康有哪些干预手段?小时候上过的心理健康课感觉都很水...
胡博 2021-12-110|回复 | 举报
儿童心理健康需要多个政策联动,比如直接的有教育政策和家庭政策。开设心理健康课,还有有的学校设立心理健康辅导中心都是教育政策的一部分。重要的是通过政策的相互配合为儿童创造一个快乐健康成长的环境,并有制度和人员负责及时发现并解决出现的问题。比如童年霸凌,家庭暴力,如果放任其发展会造成持续性伤害。从更广阔的层面讲,需要通过社会政策不断减少社会差距,让孩子获得平等的发展机会。
神田川2021-12-10我来答| 关注 | 举报
为什么感觉长大后受伤变得越来越容易痊愈,小时候的记忆却格外深刻,是因为童年的记忆比别的时期更深刻吗?
胡博 2021-12-110|回复 | 举报
是的,童年是大脑快速发育的时期,这一时期大脑对周围环境和事件变化的感知也更为敏感。
青海海东心理咨询一次需要多少钱,心理咨询
2023-10-09 10:00
价格:未填
发送询价
联系方式
状态:离线 发送信件
姓名:刘生(先生)
电话:13725263330
地区:北京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