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机器的轰鸣取代了手工的作坊
人们的生产开始变得高效快捷
生活更加轻松方便
而在这些变化的背后
是一种冷落
是一代工匠精神的失落
是一个民族坚持几百年传统手艺的没落
糖是一味药,
能治愈心里的苦。
畲族红糖,
腊月一到,
畲乡的风,
都变甜了。
大片的甘蔗林,
经过一个夏秋的酝酿,
吸满了糖分,
在风中恣意摇荡。
畲乡辛勤劳作的百姓,
天还没亮就背着砍刀,
一头钻进了甘蔗地里。
精挑细选,
最肥嫩多汁的新鲜甘蔗,
在甘蔗地里清洗干净后,
这是制糖关键的第一步。
砍下的新鲜甘蔗,
被熟练地打成捆,
一担担的挑回去。
这几十年的重量,
压弯了畲乡人的腰。
高效的榨汁机,
代替了传统的,
石头碾子工具。
随着“突突”的声响,
除去粗粝的渣滓,
流出青绿色的甘蔗汁。
手工堆砌的“连环锅”上,
熬制红糖的大铁锅一字排开,
这是畲族糖坊的核心。
畲乡农村,没有燃气,
只好把砍下的树枝和压榨后的蔗皮,
全部晒干,当做柴火。
一把猛火之后,
甘蔗汁开始沸腾。
需要利落地抄起大勺,
在翻腾的泡沫中打捞杂质。
等到白色的蒸汽,
笼罩整个糖坊时,
舀起适量的配方,
撒入熬制的锅中。
匠心独具,精心熬制
这是畲族红糖,
祖传的古法熬制
多一分少一分,
都会对糖的成色产生影响。
配方分量的拿捏,
不仅依赖于糖匠师傅几十年的功底,
还得搭配传统古法技巧。
柴火慢慢燃烧,
汁水也慢慢从大泡泡,
变成浓密的泡沫。
接着把锅里烧开的汁水,舀入其他锅内。
青绿色的汁水变成了棕色后,
前两口锅就可以继续熬煮新的“生水”了。
水分差不多烧干时,再将其舀入最后两口锅中。
让水分进一步蒸发。
快要熬熟的糖水,
基本上不起水泡,
而是像岩浆一般,
不断翻滚,咕咕作响。
“起!”
当糖汁粘而不断时,
糖匠师傅大喝一声。
一手将稠糖浆舀入糖缸内,
一手用棍子使劲搅拌糖汁。
整个过程一气呵成,
不能减一分力,
直到糖汁收缩,
变成砂状的糖稀。
舀起倒进备好的红糖器皿后,
静候这滚烫的糖稀凝结成块。
传统畲族红糖,
就这样出来了。
无任何添加剂,
含钙量是白糖的3倍,
含铁量也是白糖的3倍,
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
从田野上的一株甘蔗,
到餐桌上的一块块红糖,
虽历经无数蜕变,
那份味道,却从未改变。
传承古法工艺,
味道纯、色彩正、
式样好、杂质少,
一度被誉为“东方巧克力”。
取一小块糖化水熬汤,
益气补血、健脾暖胃。
在每一个清苦的日子里,
温暖的不只是人们的胃。
坚决不糊弄,
只用甘蔗做真正的畲族红糖。
但红糖却不是女人专属。
它不仅能活血化瘀、暖中止痛、滋补养颜、美白淡斑;
它还性温、味甘、入脾,能益气补血、健脾暖胃。
一辈子,
只熬一块糖。
守艺难,
守心更难。
匠心独具,精心熬制。
畲乡网(原创):https://mp.weixin.qq.com/s/S_eVL-fLzfS8L-uVZDXc1A
畲族红糖,匠心独具,精心熬制,益气补血,健脾暖胃!
2017-10-31 10:24